美國經濟學家「末日博士」:生成式 AI 將以我們未曾見過的方式釋放生產力奇跡
站長之家(ChinaZ.com) 6月16日消息:盡管通常以悲觀著稱的,被稱為「末日博士」的經濟學家 Nouriel Roubini 指出,人工智能(AI)的進步將釋放長期的生產力奇跡。
Roubini 表示:「我們經常聽到關于技術創新、人工智能、機器學習、機器人技術、自動化、云計算和量子計算等方面的討論,但這些并沒有在總體生產力數據中得到體現。美國的生產率增長僅為 1%左右,略有下降。那么在 10 年內,我們是否將看到生產力的顯著增長?我非常樂觀,我是一個生產力樂觀主義者和技術樂觀主義者。」
僅本周,就有兩個例子展示了生成式人工智能在經濟產出方面的潛力。
首先,麥肯錫新一項研究確定了 63 個生成式人工智能用例,涵蓋了 16 個業務功能,每年可能釋放出 2.6 萬億至 4.4 萬億美元的經濟效益。
同一研究發現,生成式人工智能可以執行超過 2,100 種詳細的工作活動,如與其他人討論運營計劃。
麥肯錫的研究人員指出:「生成式人工智能有可能改變工作的本質,通過自動化一些個人活動來增強個體員工的能力。當前的生成式人工智能和其他技術有潛力自動化吸收員工時間 60% 至 70% 的工作活動。」
與此同時,軟件巨頭 Salesforce(CRM)發布了旨在提高工人生產力的全新 GPT 企業產品。
該公司在紐約的投資者日上推出了「AI Cloud」。Salesforce 表示,其 AI Cloud 產品將允許營銷人員自動生成針對客戶的個性化內容,以及開發人員自動生成代碼等用例。
Salesforce 員工還展示了即將在工作場所協作平臺 Slack 中推出的人工智能功能。Salesforce 的大部分新 AI 套件將在未來幾個月逐步推出。
Salesforce 的聯合創始人、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 Marc Benioff 告訴 Yahoo Finance Live:「我們已經見證了我們行業的許多令人興奮的技術浪潮——云計算、社交媒體、移動技術,但這次人工智能的浪潮將是前所未有的,它有望對經濟產生積極影響。
然而,Roubini 和其他專家也提出了一些警告。Roubini 表示:「我認為人工智能的影響將有明顯的滯后效應。我覺得在未來兩三年內,由于人工智能和技術的興起,經濟增長會出現激增似乎有些牽強。在中長期內,技術將具有通縮效應。但在我們看到技術和人工智能增加增長、降低通脹的曙光到來之前,我們可能會面臨十年的滯脹。」
高盛最近估計,生成式人工智能在未來十年可能將全球相當于 3 億個工作崗位自動化。這意味著人們可能會失去工作機會,被機器人所取代。
然而,正如 Roubini 所言,高盛指出,在生成式人工智能廣泛應用后的 10 年內,美國勞動生產率將增長 1.5%。人工智能還可能最終將全球 GDP 提高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