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鍋0元加盟,真實惠還是“割韭菜”?
瘋狂的加盟潮,冷靜的消費力
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 火鍋餐見(ID:hgcj6666),作者:星野,微新創想經授權發布。
01 門檻降低、0加盟費,今年餐飲加盟力度夠“狠”
翻開朋友圈,瞬間會被各大品牌方的簽單信息消息刷屏。
“火熱籌備、敬請期待”、“開業大吉、人氣爆棚”、“雙店齊開、一城五店”……成為品牌方們常用的宣傳詞匯。
不得不感嘆:今年開店太猛了,想開店賺錢的人,比想花錢消費的人,更多了。
前不久,就有餐飲朋友說,“今年進入餐飲的人特別多,開店節奏特別快,就像我們這個五線小城市的某個新區,一個月就注冊了100家餐飲店,38個大型夜市,今年大家入局的速度都比較快?!?/p>
示意圖 火鍋店
對沒有餐飲經驗的人來說,加盟成功品牌比白手起家成活率更高,因此瘋狂的開店,反映在餐飲連鎖端就是“報復性加盟”。
今年以來,餐飲業內各品類開放加盟的品牌不斷增多,不少餐飲人說,“搶人、搶鋪”已經是當下的主旋律,而加盟正是餐飲品牌的擴張之道。
曾長期拒絕加盟模式的喜茶,今年初落地開張了第一批加盟門店;本土咖啡瑞幸,也官宣開放“帶店加盟”模式;樂樂茶在獲得5億融資后,同樣宣布開放加盟;海倫司在6月份,正式官宣推出“嗨啤合伙人計劃”……
此外,我們還看到,不少“跨行選手”也蠢蠢欲動,嗨吃家酸辣粉從做超市流通貨,到開線下門店,而且大量發展加盟,包括思念食品旗下品牌也開始做線下門店,很多跨界品牌都想邁進來,分得一杯羹。
5月底,在上海國際連鎖加盟展覽會上,我們發現,加盟已經成為富有廣譜色彩的集體行為,有很多小餐飲,從加盟費開始優惠,甚至免去加盟費用,推出“0元加盟”。
0元加盟/加盟費減半
尤其是小型餐飲更為明顯,像茶百道、滬上阿姨,今年都提出了要破萬店的計劃,包括像庫迪咖啡,目前采取聯營模式,除了裝修、設備、原料等費用,不收取聯營商固定費用,根據毛利分成。
實際情況是,茶飲業加盟店正在全國“狂飆”,有專業人士說,“這股風已經刮到了火鍋行業,開始有品牌在試水,相信不久后,0元加盟會越炒越熱”。
02 一個向上,一個向下,加盟熱潮和消費力兩極分化
先看兩組數據。
中國海關總署數據顯示,5月外貿進出口總值同比僅增長0.5%,較4月的8.9%大幅下降。
國家統計局信息顯示,5月國內CPI同比上漲0.2%,環比下降了下降0.2%,這意味著市場距離通縮只有一步之遙,消費意愿持續下滑。
簡單總結一句話:外需不足,內需不振,家里都沒余糧了。
吃一頓燒烤比吃碗面還便宜
對于加盟商來說,在大環境下,各行各業都出現了人才擠出效應,而創業啟動資金更低的餐飲業,也成為了很多“大廠離職青年”、“中產創業”的選擇。
對于品牌方來說,在新的環境中,各大品牌都希望借助門店的規模效應,提升品牌競爭力,分攤成本,在市場中擁有更大的話語權。
種種原因,造成了今年餐飲行業“看似繁榮”的加盟大潮。過猶不及,凡事過度膨脹,必有反噬。
大家有目共睹,4月的餐飲,已經在整體性下滑了,只是大家覺得正常,是消費高峰來臨前的短暫沉寂,5月行業的斷崖式下滑,才讓大家開始擔驚受怕。
6月目前看來,沒剎住車,很多品類還在集體下滑,餐飲人蔣毅分析,行業性的倒閉潮,將在7、8、9月集中爆發!
示意圖,與正文無關
長沙一火鍋老板給出忠告:形勢好時發展和空間第一,形勢不好時安全和穩定第一。
“現在市場對小白不僅僅是殘酷可以形容,各種貌似機會的巨大陷阱在等待他們,短期閉店、血本無歸的情況越來越多”。
03 這3個“加盟陷阱”需要謹慎
最后,附上火鍋餐見總結的一些加盟小tips,供大家參考:
1、0加盟費的謹慎,可能有其他收費陷阱
許多加盟品牌所說的免除加盟費,通常就是免除加盟金/費,將特許權使用、市場推廣及廣告基金和履約保證金、品牌保證金、培訓費、特許經營轉讓費、設備費/原料費等拉高,來抵消這部分的費用。
免除掉這部分的費用后,既可以對外宣稱我們是“0元加盟”,對內加盟費轉 嫁也并沒有其他損失。
好比小王去年加盟了一個“9.9萬建店”的咖啡品牌。真正加入才發現,9.9萬元只是一個“入門費用”,不包括裝修和房租。
一步一步落地下來,加盟費用、房租、裝修費、轉讓費已經20多萬,而且,品牌方提供的設備,在高峰期效率跟不上,他又購置了兩臺自動咖啡機。最終,他實際投資了近30萬。
2、過于依賴營銷的謹慎,加盟商營銷能力不夠
“一場直播就能讓品牌聲名遠揚,實現全網皆知?!?/p>
在短視頻的巨大紅利之下,這種現象級營銷也成為可能,各行各業都涌入其中,火鍋行業也不例外。
有行業資深人士建議,選項目時,去找宣傳不是太多、但生意還不錯、不打價格戰的,產品真得好吃的這類去重點考慮?;疱伷鋵嵤侵胁屠镒詈线m的,因為底料可以“鎖死”。
有很多火鍋加盟品牌,把唯一或僅有的直營店,布局在人流量大的核心商圈,用一切營銷手段制造排隊盛景,其實門店根本就不賺錢,就是為了以此吸引加盟商。
建議創業者多去看幾個店,必要時跟店里的老板交流一下生意情況。你一定會獲得在加盟商那里獲得不到的信息。
3、開店過于迅猛的謹慎,后方支持可能跟不上
今年開始,不少頭部品牌都放出開店“豪言”,動輒100家店,破千、破萬也不在話下。
有的加盟品牌,在發源地做得很好,知名度很高,但這種品牌效應很難輻射到其他區域,加盟商如果跨區開店,就完全借助不到品牌勢能。
這兩年在短視頻平臺上,還有一類模式,是分析市場、分享成功的開店經歷、傳授經驗,讓很多“小白”覺得自己也可以成功開出一家店。隨后,拋出低投資的加盟模式,正中創業者下懷。
但在業內人士看來,某些在短視頻平臺上“開課”的品牌,本身也只是剛創立不久,分享的“成功模式”也沒有經過長時間的考驗,創業者還是要謹慎考察。
本文為專欄作者授權微新創想發表,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微新創想立場,轉載請聯系原作者。如有任何疑問,請聯系http://www.i0562.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