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出臺機器人新政 支持開發機器人強化AI大模型支撐
站長之家(ChinaZ.com)6月30日 消息:6月28日,北京市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北京市機器人產業創新發展行動方案(2023—2025年)》,對人形機器人等細分產業的發展制定了目標和行動細則。
方案主要目標為,到2025年,本市機器人產業創新能力大幅提升,培育100種高技術高附加值機器人產品、100種具有全國推廣價值的應用場景,萬人機器人擁有量達到世界領先水平,形成創新要素集聚、創新創業活躍的發展生態。全市機器人核心產業收入達到300億元以上,打造國內領先、國際先進的機器人產業集群。
在著力提升機器人關鍵支撐能力方面,方案中強調,強化人工智能大模型支撐,開發并持續完善機器人通用人工智能大模型,挖掘應用場景資源,為模型預訓練提供多樣化場景數據支持,提高模型通用性和實用性。突破大模型多模數據融合關鍵技術,研發圖像、文本、語音及力、熱、電、磁等多模傳感數據融合處理的大模型系統。針對各類機器人技術和應用場景特征,開發大模型高效微調算法,推動大模型在機器人領域的深化應用。建設模型優化算法開源平臺,打造全行業廣泛參與、互動優化的大模型生態,推動模型性能迭代提升。
企查查數據顯示,我國現存機器人相關企業56.29萬家。近10年來,我國機器人相關企業每年注冊量逐年增加。2017-2022年,我國分別新增機器人相關企業3.18萬家、4.43萬家、5.21萬家、8.11萬家、12.67萬家、13.57萬家,分別同比增長31.46%、39.16%、17.66%、55.60%、56.35%、7.07%。
2023年前5月,我國新增機器人相關企業7.07萬家,同比增長35.30%。從區域分布來看,廣東以11.19萬家機器人相關企業位居第一。江蘇、山東分別有7.55萬家、4.72萬家,位居前三。從城市分布來看,深圳以4.08萬家位居首位。其次是廣州、蘇州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