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車出海,得泰國者,得東南亞
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 智象出海(ID:zxchuhai),作者:王瑋,微新創想經授權轉載。
被日系車占領60年的泰國乘用車市場,被中國新能源汽車撕開了一條口子。
據泰國工業聯合會(FTI)數據,今年上半年,中國品牌在泰國新能源汽車銷量中占比已超70%,從BEV(乘用車)累計新注冊量來看,比亞迪以35.4%的份額排名第一,哪吒汽車以18.8%的份額排名第二,上汽以16.1%的份額排名第三,特斯拉和長城分列第四和第五。
日系車盤踞泰國已60多年,僅豐田、五十鈴和本田就占據了泰國轎車和卡車市場近70%的份額。曼谷大街上跑的,基本都是日系的車子。
如果從2012年上汽進入泰國與正大集團合資辦廠開始算,中國汽車品牌在泰國也算是摸爬滾打了十余年,但始終難以撼動日系車的霸主地位。直到最近幾年,比亞迪、哪吒、上汽、長城等中國車企旗下的新能源汽車品牌大量出海泰國,才算是打開了新局面。
今年以來,日系車企在新能源領域大多銷量不足50輛,有的甚至是個位數。今年1-4月,豐田只賣出了11輛新能源汽車,而比亞迪僅今年7月就賣出了1377輛。如今泰國街頭,大概每5輛新能源汽車,就有4輛來自中國。中國新能源品牌正在搶先占領泰國消費者心智。
而以泰國為橋頭堡,中國新能源汽車正在東南亞跑馬圈地,目前,比亞迪、哪吒、上汽等中國新能源汽車已銷往馬來西亞、越南、印度尼西亞(下簡稱印尼)等多個東南亞國家。
中國新能源汽車與日系車的對打才剛剛開始。
01泰國的吸引力
“2022年是泰國新能源純電車型的元年。”泰國新能源汽車供應鏈資深從業者Edward告訴智象出海。
Edward在2011年就到泰國從事汽車行業,他從國內出來時,國內汽車行業打得正酣,正是合資車的天下。泰國完整的汽車供應鏈吸引了他,他選擇將工廠開在了泰國。這十幾年間,上汽、奇瑞、長城等中國車企曾來泰國考察,有的落地,有的不了了之,始終難以打開局面,直到去年,中國新能源汽車撕開了缺口,以迅猛之勢進入了泰國。
泰國完整的汽車供應鏈以及泰國對新能源汽車的優越政策條件,是吸引這波中國新能源汽車車企首攻泰國的原因,Edward向智象出海表示。
“泰國的汽車工業發達,是由于在泰國政府的政策引導下,經過多年積累,聚集起了日系、美系、徳系眾多主機廠,這些主機廠成了眾多供應鏈來到泰國的起因,然后供應鏈的聚集又使泰國有了整個東南亞最成熟的供應鏈配套,從而使得更多的主機廠把泰國作為東南亞建廠落地的首選,這也是大部分國內主機廠出海東南亞首選泰國的原因?!盓dward說。
哪吒汽車泰國有限公司總經理保壯飛也表達了同樣的觀點。保壯飛2012年跟著上汽到泰國,做過營銷、銷售,打通了泰國經銷商、媒體和政府關系,是一名“泰國通”。2021年,哪吒產品研發結束,想要拓展市場,第一戰攻泰國,保壯飛在此時加入哪吒,搭建起了哪吒在泰國的銷售運營框架。
他向智象出海分析道,東盟國家在關于汽車產業的政策上,分為兩種路線,一種是保守型,一種是自由開放型。1960年代至1990年代,泰國曾在兩種路線之間有過搖擺,早期希望通過提高汽車進口關稅等措施來保護本國汽車工業,直到1990年代初,泰國汽車產業政策才轉向自由化,確立了出口導向型汽車工業發展模式。
這樣的政策導向,吸引了其他國家汽車企業來泰國投資建廠,尤其是日系車企,幾乎將泰國作為其本國市場的延伸。得益于這個政策,泰國汽車工業迅猛發展。不僅是主機廠,供應鏈相關企業也紛紛落地泰國,從輪胎到內飾,泰國能提供任何一種汽車零配件。全球十大輪胎品牌有7家已在泰國投資設廠,在這30年間,泰國已形成較為完備的汽車零部件產業鏈。
“泰國有政策,40%的零件和加工產值要來源于本地。汽車產業鏈相關供應商的數量,泰國數以千計,東盟其他國家難以比擬。”保壯飛告訴智象出海。
在1997年亞洲經濟危機之前,東盟國家最大的汽車出口國其實是馬來西亞。1995年,馬來西亞汽車出口額占東盟國家的33%,泰國占28%。但在經濟危機之后,泰國很快地趕超了馬來西亞。近10年來,泰國汽車產銷量均超過百萬輛,已成為東盟國家最大的汽車生產國和僅次于印尼的第二大汽車銷售市場。
“與馬來西亞和越南等其他國家相比,泰國的汽車產業政策是很清晰穩定的——作為一個制造基地,通過本地化撬動當地的供應鏈,它要的東西很簡單,就是GDP、稅收加就業?!北扬w告訴智象出海,“在泰國,中國車企可以百分百控股,但東盟其他國家不是這個政策。譬如吉利在馬來西亞收購馬來西亞國民車寶騰,只占49%的股份,馬來西亞政府資金占大頭。豐田進入印尼,也是和當地大型的經銷商集團合作,印尼豐田占股50%。”
1980年代,馬來西亞提出了國民車計劃,創立了國民汽車品牌寶騰,想要發展民族汽車工業。
越南則是目前東南亞唯一有野心打造自己品牌汽車的國家。越南首富潘日旺打造的越南新能源汽車品牌VinFast,對標特斯拉,從成立起就扮演著“越南民族汽車產業的希望”的角色。潘日旺曾說:“越南需要至少擁有一個全球認可的品牌。”最近,VinFast已在納斯達克上市。為了保護本國汽車工業,越南目前對中國汽車征收47%-70%的高關稅。
新能源浪潮襲來后,雖然東南亞多個國家都推出了相應的優惠政策,泰國仍是反應最快、誠意最足的。
這除了因為泰國一直以來秉持開放的產業政策,還有另外一層原因——
馬來西亞是亞洲最主要的產油國之一,在本國推行燃油補貼政策,油價一升僅3元人民幣,消費者油轉電的迫切感并不強。而印尼和菲律賓,分別占全球鎳礦產量的37%和14%,憑借礦產優勢吸引著動力電池企業落地。
與之相比,泰國沒有石油、沒有礦產,在支柱產業旅游業遭受打擊的當下,泰國想要保持汽車產業高地的位置,在新能源汽車時代繼續做出口大戶、維持住GDP和就業,其急迫性可想而知。
“泰國已經開始一步步推行各種補貼,電動車整車補貼、電池生產的補貼等等,其他國家還沒有跟上,它推得最快?!北扬w告訴智象出海。
目前,泰國已將純新能源汽車消費稅率從8%降至2%,并根據新能源汽車類型和型號的不同提供7萬至80萬泰銖不等的補貼,同時減免新能源汽車道路稅和進口關稅,電池等新能源汽車關鍵部件進口也免收進口稅。根據泰國制定的新能源汽車發展目標,到2030年,新能源汽車將占其汽車總產量的30%。據泰國開泰銀行的預測,到2037年,泰國新能源汽車銷量將占到汽車總銷量的50%。
在這種政策導向下,泰國的新能源汽車銷量的增速相當快。2021年,泰國純電動車只賣出1954輛,2022年這一數據飆到13454輛,同比增長588.5%,今年上半年已賣出3萬輛,保壯飛預測,今年最終能超6萬輛,明年能超10萬輛。
“我們認為泰國向電動化轉型的趨勢和決心是不會變的。它有一個長期補貼計劃,目前的補貼是4年,4年之后還會繼續再延長?!北扬w告訴智象出海。
除此之外,泰國與多個國家簽訂了自由貿易協定,從泰國出口汽車到印尼、越南等東盟國家都是零關稅,而從中國出口過去要征收50%左右的關稅。
“日系當年就是這樣發展起來的。如今日本本土之外最大的汽車生產制造基地就是泰國?!北扬w說。
02“中國速度”如何打破日系封鎖
“都60年了,豐田光經銷商就500多家,投入了20多款全系產品。”保壯飛感嘆。
去泰國,首先要面對的是日系車企的龐大勢力。
自1960年代豐田進入泰國,日系車企在泰國已經稱霸60年之久,可以說,泰國的汽車工業啟蒙者就是日系車企。日系車在泰國盤根錯節的利益、產業鏈條,使得中國車企要打開口子很難。僅豐田就占去了泰國汽車市場近31%的份額,一年能賣出20多萬輛車,提供了27.5萬就業崗位。過去十年,豐田在泰國投資了近70億美元。
上汽當年進入泰國時,要突圍就很難。
上汽當年想要打入泰國當地的經銷商體系,只能見到當地的經銷商經理,很難接觸到核心領導層,而且經銷商經理在見上汽方時,十分謹慎小心,害怕被合作伙伴(也就是日系車企)知曉。
“10年前上汽進來時,在本地連零部件供應都湊不齊,日系的那些供應鏈廠家,要么覺得單量太少不接,要么干脆不跟你玩?!北扬w告訴智象出海。
但這幾年,形勢正在扭轉。
目前,中國新能源汽車已經撬動了泰國的經銷商體系,建立了合作關系。
“泰國的經銷商很多是隨著產業成長了幾十年的,能為車主提供車貸辦理、上車牌、出險、接送車等全流程服務,他們更懂得如何去面對終端消費者,比起主機廠,經銷商在泰國的品牌信任度可能更高。許多事情不適合主機廠去做,主機廠要學會合作?!北扬w告訴智象出海。
泰國的汽車經銷商體系,大概是1970年代建立的,勢力龐大穩固,呈現二元化特征。一頭是大曼谷區,這些經銷商家族擁有土地,在當年汽車產業迅猛發展時大量開設4S店,泰國兩三千家4S店,大曼谷區占了約1000家;另一頭是一些人口不到100萬的府,每個府被3到4個地方強勢家族所把持,任何一個汽車品牌要進入,都必須和這幾個家族打好關系。
這兩元都得抓住。
一位新能源汽車資深從業者告訴智象出海:“比亞迪在泰國的運作模式是,自己投資建廠,但銷售和服務交給當地的一家公司,相當于總代理。這家公司背后的家族在汽車行業至少有50年歷史,隸屬于過去的暹羅金融工業集團,30年前尼桑落地泰國就是依托了這家公司,本田、三菱、五十鈴也曾與他們合作。這家公司的本地資源是很強的,它負責去開發經銷商、賣車交付,去做所有與銷售和服務相關的對接,比亞迪只需要出車。這使比亞迪能夠最快地鋪到泰國各個角落,但代理商會拿走大部分利潤。所以比亞迪就像批發商,主要走量?!?/p>
哪吒在泰國選擇了自己直接對接經銷商。目前,哪吒泰國團隊有30多名成員,負責銷售與營銷。
“泰國前五大經銷商,我們已經談妥了3家。他們的優勢是大曼谷區和泰北地區?!北扬w在泰國汽車行業浸淫10年之久,這是哪吒能快速打入當地經銷商集團的原因之一,“小的府我們就去找當地的家族談。這些家族以前都是做日系車的代理,但現在看到了泰國電動化的機會,開始跟我們合作。鈴木、尼桑過去最旺的時候一個月能賣1萬臺,現在一個月只能賣1000臺,銷量這樣跌,經銷商也受不住。泰北清萊府有一個家族壟斷了豐田的銷售,多年來一直賣豐田,最近開始讓家族二代賣哪吒。很多泰國大經銷商都希望第二代來做電動汽車?!?/p>
電動化的大趨勢使泰國本土經銷商開始轉舵,這令中國新能源汽車能夠迅速撕開日系包圍在泰國打開局面。
供應鏈體系也在發生變化。保壯飛提到,目前,泰國新能源汽車產業供應鏈不完備,尤其缺乏“三電”(電池、電機、電控)相關的供應鏈企業。這一市場空白在短時間內會影響中國新能源車企在泰國的本地化生產,但這將是中國車企重新建立供應鏈秩序的好機會。
隨著各大中國新能源車企如比亞迪、上汽、哪吒等在泰國建廠,產業鏈配套的動力電池、電芯等關鍵零部件的本地化也都被納入計劃之中。比如2023年4月,上汽正大新能源產業園在泰國正式動工,將聚焦鋰離子電池等新能源汽車關鍵零部件的本地化生產,整體項目將于2025年建成。
一大波新能源汽車產業相關的中國企業也隨之進入泰國。
“目前,中策輪胎、立中輪轂、長城系曼德線束、上汽延鋒座椅,蜂巢、國軒電池,都來了泰國?,F在每周我們都會接待國內各大零件廠商,他們已經開始在泰國考察、做投資計劃,估計1-2年內會落地泰國?!北扬w告訴智象出海。
充電樁與充電站的建設,也蘊藏著機會。截至今年5月,泰國共有1482個充電站和4628個充電樁。與泰國新能源汽車的增長速度與發展潛力相比,新能源基礎設施的建設仍有巨大的上升空間。
與傳統油車時代不同的是,中國車企與相關供應鏈企業,正在深度參與泰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的基礎設施建設。
“據EV出海百強聯盟的數據,截至目前,中國新能源車企在泰國的投資已超14.4億美元,已成為如今泰國汽車行業最大的參與者和投資者?!惫ば挪縄CDC汽車智能產業研究院常務副院長兼汽車智能服務聯會秘書長張砼告訴智象出海。
03銷量卷起來之后
1990年代,中國摩托車企業在東南亞迅速吃掉日本摩托車的市場份額,在越南的銷量占比甚至一度超過80%,后來打起了價格戰,成本被不斷壓縮,國產摩托車難以保證質量,口碑迅速下滑,連累銷量,最終丟失了東南亞市場。
目前中國新能源汽車在泰國的進擊之勢,與當年中國摩托車橫掃東南亞市場的局面有些相似。
張砼說:“我們要避免1990年代摩托車敗走東南亞的前車之鑒,不能只做將大量中國產的新能源汽車通過整車貿易傾銷到別國的行為,這樣只卷銷量的結果是,隨著參與者的不斷增多,開始打價格戰,競爭環境變得惡劣,難以良性發展。中國新能源車企在泰國,要做的是要加入整個新能源汽車生態鏈的建設,就像當年日系車企在泰國的長遠布局一樣?!?/p>
保壯飛提到,今年7月,中國新能源車企在泰國已經開始打起了價格戰。
以目前中國新能源汽車的定價來看,比亞迪Atto3(國內版本為元Plus),泰國定價為109.99萬泰銖(約合人民幣22.53萬元),國內定價為13.98萬元,溢價約61%。NETA V(哪吒V)的泰國定價為76萬泰銖(約合人民幣15.56萬元),國內售價為7.39萬元,溢價約110.6%——相比國內,中國新能源汽車在泰國利潤空間更大。
一位新能源汽車資深從業者告訴智象出海:“目前來說,中國新能源汽車在東南亞的毛利情況是很好的,要好于國內?!?/p>
與此同時,東南亞多國都推出了利好新能源汽車發展的政策,比如印尼計劃2023年為每輛在印尼國內生產的電動汽車提供最高8000萬印尼盧比(約合37386元人民幣)的補貼;馬來西亞計劃2023年12月31日前免除電動汽車進口稅和消費稅、2025年12月31日前免征組裝進口電動汽車(CKD)銷售稅等;菲律賓已取消電動汽車所有部件進口關稅;新加坡宣布到2030年把電動汽車充電點從原本設定的2.8萬個增至6萬個……
在政策紅利期內,中國新能源汽車有著巨大的生存空間。在銷量卷起來之后,后續的長期發展路徑才是值得思考的——根據國際可再生能源署(IRENA)的預測,2025年,電動汽車在東南亞地區的銷量將增至1000萬輛——以泰國為橋頭堡,整個東南亞市場的潛力不容忽視。
保壯飛透露:“哪吒預計大概在1-2年時間內進入所有的東盟國家。預計在未來三年的時間之內,在東盟實現10萬輛以上的交付銷量。除了泰國,哪吒目前在老撾、緬甸、文萊、馬來西亞已經上市和交付?!?/p>
中國新能源車企的目光應該更寬闊、更長遠。
“我們現在努力之下也就撕開了一個口子,現在中國新能源汽車幾家加起來,大概能占去泰國整體乘用車市場15%的份額。這一波中國新能源汽車進來,主要是對二線的日系車如尼桑、馬自達、鈴木等打擊比較大,但還未能撼動山峰之巔的豐田、本田等?!北扬w告訴智象出海。
“在東南亞市場,我們很難說已經開始跟日系車掰手腕,畢竟我們總量還小,但是碰頭格局已經形成?!睆堩畔蛑窍蟪龊7治龅?,“在這種情況下,我們要抓住機會,抓住紅利期,與泰國政府部門和當地合作伙伴一起,共同設計和開發面向東盟的未來市場?!?/p>
參考資料:
《泰國汽車產業的國際競爭力》,作者:王勤、林少霞,《南亞東南亞研究》
本文(含圖片)為合作媒體授權微新創想轉載,不代表微新創想立場,轉載請聯系原作者。如有任何疑問,請聯系http://www.i0562.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