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AI大模型井噴占全球40%,“百模大戰”仍是巨頭的游戲?| AI前哨
鳳凰網科技訊《AI前哨》北京時間9月22日,ChatGPT在中國引發了生成式人工智能(AI)熱潮,幾乎每天都有創業公司和科技巨頭發布自家大語言模型。不過,投資者警告稱,隨著成本和利潤壓力的增加,大模型行業的洗牌即將到來。
里昂證券的數據顯示,中國目前至少推出了130個大語言模型,占全球總量的40%,僅次于美國的50%。此外,中國公司還宣布了數十個“針對具體行業的專屬大語言模型”,這些大模型與他們的核心模型相關聯。目前,百度、阿里巴巴、華為都在推廣自己的大模型,騰訊高管本月在發布混元大模型將這場競爭稱之為“百模大戰”。
但是,投資者和分析師認為,大多數大模型尚未找到可行的商業模式,同質化嚴重,而且還得努力應對成本飆升的問題。麥格理集團中國互聯網和數字資產研究主管埃斯米鮑(Esme Pau)認為:“只有那些功能最強的大模型才能存活下來。”她預計,隨著企業爭奪用戶,市場將出現整合和價格戰。
她補充說,幾家領頭羊已經表示,他們將通過價格戰來獲得市場份額,就像阿里巴巴和騰訊旗下云服務當年采取的競爭手段一樣。“未來6個月至12個月內,在芯片限制、成本高企和競爭加劇的影響下,功能較弱的大模型將逐漸被淘汰。”埃斯米鮑表示。
卓源資本創始合伙人、董事長袁宏偉認為,只有兩到三家通用大語言模型最終會主導市場。因此,當她決定投資哪個創業公司時,會選擇擁有經驗豐富創始人的公司。其他人表示,鑒于阿里巴巴、騰訊和百度擁有龐大的用戶基礎和廣泛服務,他們的先發優勢將是最大的,而且這些巨頭財力雄厚,最有希望成功。例如,他們可以輕松地將生成式AI服務作為附加插件提供給云用戶。鳳凰網科技《AI前哨》對此將持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