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人免费人人专区人人,欧美精品不卡,欧美大片无尺码在线观看,久久精品小视频,成人免费黄色大片,欧美+亚洲+精品+三区

甜點級顯卡, 不存在了!

前段時間,英偉達的RTX 4060終于姍姍來遲,花了差不多一年的時間,英偉達終于將RTX 40系的產品生態初步補齊,接下來還未登場的,也就剩下RTX 4050、RTX 4080Ti等型號。至于AMD這邊,雖然RX 7700、7800等型號還沒有身影,但是入門級的RX 7600也終于與大家見面。

至此,AMD和英偉達在2000元價位檔的顯卡都已經發布完畢(AMD或許還有一款RX 7600XT),對于預算不太充裕的用戶而言,這個價位的甜點卡往往是他們的首選。不過,今年的情況或許有點不一樣,即使是預算不充足的朋友,許多網友都在勸說不要買新出的入門級顯卡:“全是坑,你還不如買上一代的”。

不僅僅是網友,就連以往不太想得罪英偉達和AMD等大廠的媒體,在評測這些型號的顯卡時都表示:“不是我們不想吹,是這玩意實在吹不動啊”。畢竟,過往還沒有出現過新一代同等定位的顯卡,差點被上一代追平的情況。

微信截圖_20230711024821.png

圖源:微博

面對新生代入門級顯卡如此拉胯的表現,一些大牌媒體甚至毫不避諱地大罵英偉達,比如YouTube上的著名科技頻道Linus Tech Tips,直接以《Im actually getting MAD now.》(我現在真的很生氣)為標題,發布了關于RTX 4060的評測。

微信截圖_20230711025005.png

圖源:YouTube

作為許多廠商的合作伙伴,LTT與英偉達的合作并不算少,即使“充值”過這么多次,這次RTX 4060的性能表現依然讓大多數人都與LTT一樣憤怒,畢竟放在我們面前的顯卡,是一張性能甚至不如更便宜的上一代顯卡的“奇葩”玩意。

AMD、英偉達集體“擺爛”

其實,說AMD擺爛倒是有點冤枉了,畢竟RX 7600的定位類似于英偉達RTX系列中的xx50型號,是真正的入門級顯卡,AMD的甜點級顯卡RX 7700系列目前尚未發布,如果價格和性能足夠給力,還是可以為AMD挽回一些聲望的。

不過單說RX 7600,本身也是一款不求有功,但求無過的產品,雖然性能并不出彩,但是便宜的價格和較大的顯存,讓它的口碑不至于像RTX 4060那樣一跌到底。可以說,這次真正讓廣大玩家破防的元兇其實是RTX 4060,RX 7600某種程度上來說算是被捎帶著一起噴的。

1687427940-1e127eba95265329307711f567f2c6dc.jpg

圖源:英偉達

作為英偉達本世代的甜點卡,按照以前的性能提升幅度,在硬件性能層面一般會較上一代提升20%—30%,同時會給出更大一些的顯存,以便用戶可以更好的運行高畫質游戲。但是,RTX 4060卻打破了這個規律,從參數列表來看,RTX 4060的流處理器數量甚至低于RTX 3060,RTX 4060的流處理器數量為3072個,而RTX 3060則是3584個,數量差了近15%。

微信截圖_20230711025245.png

圖源:LTT

當然,我知道RTX 4060換了新的核心架構,但是流處理器數量的差異,即使有著更高效的核心架構也難以直接抹平兩者的差距,甚至RTX 4060的PCIe帶寬都被砍了一半,RTX 3060尚且支持x16 Gen4,RTX 4060則只支持x8 Gen4,顯存從12GB變成了8GB,顯存帶寬也被從192bit砍到了128bit。

對比數據你就會發現,除了核心架構的升級,RTX 4060對比RTX 3060的大多數硬件性能都有著一定程度的縮水。有意思的是,英偉達對于顯存帶寬被砍的說法是:“我們將二級緩存加大了8倍,讓顯卡擁有更高的計算效率”,但是這個效率,多數情況下都表現在AI計算中。

而且,如果你的顯卡不支持PCIe 4.0協議而是Pcie 3.0協議的老主板,那么顯存帶寬瓶頸就真的不是開玩笑的了。簡單看個對比,這是RTX 4060的真實“金手指”(信號連接口)大小,這是RTX 3060的“金手指”大小。

微信圖片_20230711024111.png

圖源:微博

簡單來說,如果以帶寬接口的上限來傳輸數據,RTX 3060在同一時間里傳輸的數據大小能達到RTX 4060的兩倍,在處理大量數據時,RTX 4060的性能表現還不如RTX 3060。在實際測試中,RTX 4060在4K分辨率下的游戲表現僅略勝RTX 3060,至于RTX 4060Ti,則是完全沒有繼承上一代RTX 3060Ti的出色口碑,直接就是擺爛式升級,與上一代性能幾乎持平。

從來沒有哪一代顯卡,在不開啟DLSS技術的情況下,純硬件性能與上一代幾乎持平的,不過現在有了。英偉達硬生生將自己口碑最好的甜點卡系列給埋葬了,順便還多加了兩鏟子土。說實話,用“精準的刀法”已經無法形容本次更新,以RTX 4070Ti為分界線,RTX 40系列就像是兩個不同時代的顯卡被強行糅合到一起,4070Ti以上是真正的RTX 40系,以下則是RTX 30系功耗優化版。

微信截圖_20230711025434.png

圖源:LTT

時隔多年,“牙膏廠”的稱號看來是順利從英特爾的讓渡給了英偉達。當然,AMD的低端顯卡也是喜提“牙膏”稱號,RX 7600目前的平臺售價在2000元左右,比RTX 4060要便宜約500元,從測試結果來看,在高畫質設置下性能甚至還略微反超RTX 4060,什么是驚喜?這就是驚喜。

雖然從顯卡天梯圖來看,RX 7600對比上一代的RX 6650XT,性能僅提升約1.5%,但是好歹是比更貴的RTX 4060好不是?而且還更便宜,當然,有人會說熱銷AMD的光追不能用,而且沒有DLSS。實際上,多數游戲也不支持DLSS 3.0,而DLSS 2.0與AMD的FSR 2.1,其實沒有多大區別,至于光追?不是吧,真的有人用RTX 4060開光追嗎?低等級光追的效果真的不如把畫質拉高來得給力。

當然,理性而言,在上一代顯卡仍然有不少新品庫存,且降價明顯的情況下,AMD與英偉達目前發布的所有新一代甜點級顯卡都不推薦購買,RX 6700XT和RTX 3060Ti仍然是目前性價比最高的甜點級顯卡。

顯卡廠商,為何集體擺爛?

雖然玩家都在期待更有性價比的甜點級顯卡,但是對于廠商來說,他們會根據實際的市場需求對顯卡產品線進行分割,以讓不同級別的顯卡有著涇渭分明的性能,用俗話講就是:“一個蘿卜一個坑”,RTX 4060的目標就是讓玩家可以暢玩1080P分辨率下的3A游戲。

那么RTX 4060能夠完成這個目標嗎?顯然是沒有問題的,唯一的問題在于,上一代RTX 3060的目標也是讓玩家暢玩1080P分辨率的3A游戲。已知,兩款顯卡有著相同的目標,又知,過去兩年間3A游戲對顯卡的起始要求幾乎沒有變化,那么結論是什么?英偉達的結論就是玩家不需要性能升級。

在英偉達看來,RTX 4060的升級就足以滿足玩家的要求,至于2K、4K等更高分辨率的游戲需求,那是RTX 4070以上型號的目標,RTX 4060不應也不能去擠占更高檔顯卡的市場,同理RTX 4060Ti也是如此。

geforce-rtx-40-series-partner-graphics-cards.jpg

圖源:英偉達

所以,我們就看到了一次奇怪的性能迭代,在經過近三年的等待后,我們只是等來了兩款RTX 3060系列節能版顯卡,核心架構的升級只是讓功耗比得到提升,但是對于大多數臺式電腦玩家來說,節能顯然不如實打實的性能提升來得實際。

按照正常的升級規律,RTX 4060系列本來應該開始邁入2K的市場,而RTX 4070和RTX 4080則面向4K市場,RTX 4090則是挑戰8K市場的利器。但是,疫情、虛擬幣等黑天鵝事件,讓電子數碼和游戲市場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發展速度,8K如今仍然是少之又少的需求,就連4K我們都沒能普及。

有意思的是,英偉達還在RTX 4070Ti上砍了一刀,使其能夠完美滿足2K游戲的需求,但是在4K游戲上的表現卻不如上一代的RTX 3080Ti。看到這里,你或許已經有所察覺,RTX 40系和RTX 30系,關系似乎有點過于密切了。

事實上,在英偉達的眼中,RTX 40系的多數型號就是用來填補RTX 30系缺失的產品,為了在推出新顯卡的同時不影響仍然大量庫存的RTX 30系顯卡清倉,加上AMD的競爭力明顯不足,所以英偉達才能夠輕松地操縱顯卡的性能與價格,而且幾乎沒有廠商能夠反制。

當然,并非完全沒有希望,雖然AMD的RX 7600性價比也不高,但是此前曝光的信息顯示,AMD正在對RX 7700、7800兩個系列做修改,包括但不限于提高交付速度、增加核心性能、增加顯存等。

AMD-Radeon-RX-6000-series-refresh-low_res-scale-6_00x-Custom.png

圖源:AMD

你可以認為,英偉達的“傲慢”正在成為AMD眼中的“弱點”,雖然從顯卡的極限性能來說,AMD要遠遜于英偉達,但是在多數玩家需求的甜點區間,兩者的性能并絕對差距,只要AMD愿意推出一款性能遠超英偉達的真·甜點級顯卡,那么就可能將玩家吸引到自己的陣營中。

至少從目前已知的信息來看,AMD確實是這么想的,同時也正在推動計劃落地。所以,我們或許還可以期待一下AMD即將發布的其他產品,說不定會有意想不到的驚喜。

不過,即使AMD真的在中端顯卡市場發力,也無法改變新一代顯卡的入門型號集體擺爛的事實,對于預算有限的玩家來說,更便宜的上世代顯卡才是更好的選擇,或者你也可以選擇不停降價的英特爾獨立顯卡。

作為游離在主戰場外的勢力,英特爾的獨立顯卡系列也將在下半年迭代更新,經過一年淬煉的英特爾,這次能否帶給AMD和英偉達壓力呢?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您可能還喜歡...

發表回復

您的郵箱地址不會被公開。 必填項已用 * 標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