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奇煤老板卷土重來
活著就要折騰。
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 市值觀察(ID:shizhiguancha),作者:市值觀察,微新創想經授權轉載。
隨著子公司德泰儲能1000MW全釩液流儲能裝備制造基地正式開工,本已僵死的永泰能源似乎又有了重生的希望。
54歲的創始人王廣西還年輕,他有充足的時間和精力去完成自我救贖。
活著就要折騰
為人低調,不張揚,不炫富,以至于大家對王廣西這個人并不了解。實際上,他也是一個充滿傳奇色彩的隱形富豪。
2015年,王廣西便以370億元身家位列胡潤百富榜第37位,力壓當時的任正非、曹德旺和潘石屹等人。更難得的是,此時距離他下海創業僅僅過去了十三年的時間;更更難得的是,在這十幾年的時間里他跨界做了N個產業。
2002年,王廣西出走江蘇國信體系(江蘇省的金控平臺),最開始選擇的創業方向是房地產。當時中國地產業已經開始高速向上,按說聚焦主業也會有很不錯的發展前途,但心無旁騖從來不是王廣西的本性,他的人生信條就是不斷折騰。
2005年,他從南京軍區空軍司令部手里收購了南京小營制藥有限公司,切入醫藥領域。此后,他的醫藥版圖一直在不斷擴張。2012年,王廣西從揚州國資委一家下屬公司手里接過聯藥集團44.2%的股權,從而間接控制上市公司聯環制藥17%的股份;2016年,王廣西又聯合中信證券、四川養老基金等機構共同入股中國最大民營輔助生殖企業錦欣生殖。
相較于醫療,煤炭才是王廣西財富帝國的基本盤。
2007年,王廣西的永泰集團與上市公司魯潤股份(后來的永泰能源)的大股東簽署《股權轉讓協議》,前者以1.87億元受讓魯潤股份9414萬股股份(交易完成后持有55.18%的股權),成為其控股股東。隨后,王廣西快速拿下具有山西省煤炭資源兼并重組整合主體資格的華瀛山西,其中魯潤股份受讓華瀛山西40%的股權,母公司永泰投資受讓30%的股權。
殼有了,經營主體也有了,王廣西開始四處收購煤礦。巔峰時,永泰能源市值超千億,是中國最大的民營煤炭上市公司。
但“煤老板”的身份根本滿足不了王廣西的胃口,他要的是一個能源帝國。
2014年,王廣西買入惠州大亞灣華瀛石油化工有限公司(下稱“華瀛石化”)100%股權,正式進軍石化領域;次年,王廣西又全資拿下北京三吉利能源(后將其改名為華晨電力),正式入局電力產業。
想什么來什么,要什么有什么,那真是一段令人心醉的歲月。
2007年入股魯潤股份時,這家公司的資產只有8.3億,到2017年,公司總資產已高達1072億。十年的時間干到了100多倍,想想都厲害的不正常。
從天堂到地獄
2018年,A股一聲驚雷,永泰違約了。
緊接著,聯合資信連續下調永泰能源的信用等級,其主體長期信用等級由A一路下調至CC,評級展望為負面,直接將永泰打入“不能償還債務”公司之列。
為了還錢,王廣西把能賣的全賣了。
惠州石化項目、英國核電項目、眾惠財險項目、晉城銀行等多個與主業不相關的項目率先被擺上貨架,當初這些可都是花了大價錢搞來的。最遺憾的是錦欣生殖那部分股權,在王廣西轉讓后的第二年,錦欣生殖便成功登陸港交所。
一邊賣資產,一邊尋求外部幫助。
2018年8月,永泰能源控股股東永泰集團曾和北京能源集團簽署了重組意向協議,如果最終能達成一致,那么債務問題能得到很大緩解,但這一計劃最終未能成行。到2020年,眼看局面已經覆水難收,債權人豫煤礦機果斷向法院申請對永泰能源進行破產重整。幾個月后,王廣西給出了重整計劃,大意是:
普通債權中,每家債權人50萬元及以下部分由現金清償。超過50萬元的部分按照20.78%的比例留債12年,剩下的實行債轉股。
冬天的痛苦常常是為夏天的錯誤買單。回看永泰的擴張歷史,在最瘋狂的那幾年,王廣西很多決策是值得反思的。
比如,2014年收購華瀛石化花了40個億,溢價已接近600%,而那一年華瀛石化的營業收入為零,凈利潤更是低至-587.97萬元。
還有就是染指金融,手伸的實在太長了。
短短幾年,王廣西就買了晉城銀行、棗莊銀行、吉林延邊農村商業銀行等一堆銀行。此外,他還拿到了AMC牌照,專做不良資產處理;成立眾惠財產相互保險社,進軍保險。
短時間內干這些事,靠自身造血肯定撐不住,只能對外大肆舉債。到2018年底,永泰能源的負債已高達780億,其中有超620億的有息負債,那一年永泰能源的總營收不過223.3億,而財務費用一項就需要44.63億。截至2023年一季度,公司負債依然超過560億。企業拼命加桿桿,迎頭撞上宏觀經濟去杠桿,最終落得如此下場也就不奇怪了。
所幸之處在于,王廣西是一個敢做敢當、勇于承擔的人,在媒體溝通會上,他曾有過一段很加分的表達:
“我一不會上天跑,二不會上樓跳,大不了我出局。”
卷土重來未可知
由于前期大量定增,加上后來大比例的債轉股,永泰能源股本不斷膨脹。截止目前,公司總股本已高達222.18億股,股權價值被嚴重稀釋。以去年歸母凈利潤19.09億來計,即便給20倍市盈率,股價也只有1.72元。
隨著股價一路下滑,永泰能源越來越面臨面值退市危機,為了托住股價,王廣西多次號召管理層增持,但對于公司龐大的股本體量來說,實在杯水車薪。最近的一次于7月14日完成,共有40人參與增持,總共買入股票1291.77萬股,增持均價為1.43元/股,僅占公司總股本的0.0581%。
歷史總是這樣,它喜歡推翻那些看似已經毫無懸念的劇本,然后向絕望谷底投下一束希望之光。
隨著峰谷價差不斷擴大,今年儲能經濟性大大提升,產業掀起新一輪擴張浪潮。而在去年,永泰發布了一張極為宏大的轉型路線圖:
1年內儲能產業取得實質性突破,3年內形成規模,5-8年進入儲能行業第一方陣。
隨著子公司德泰儲能1000MW全釩液流儲能裝備制造基地的正式開工,永泰的儲能轉型已經進入實質性階段,不出意外,這將會是一個很有前景的新業績增長極。
首先,中國的釩電池技術領先世界,從核心關鍵原料到電堆等裝備技術,基本都能實現100%的國產化,不存在卡脖子的技術風險,所以國內一定會大力發展這一行業。
再者,雖然全釩液流電池的前期投入比其他競品要高,但其循環次數達到2萬次以上,能夠支撐風光發電項目25年的穩定運行,不需要額外追加投資成本。
此外,釩電池裝備在結束生命周期后仍有30%以上的殘值。從整個生命周期來看,全釩液流電池的度電成本已降低到0.2元以下,這就很有競爭力了。
到2030年,全釩液流電池在新型儲能中的滲透率有望超過30%。
王廣西顯然是想鋪開攤子再大干一場,永泰目前已基本形成了釩礦資源整合、開采冶煉、電解液制備、電堆及關鍵材料生產、系統集成全釩液流電池全產業鏈布局,這也為后續降本和供應鏈安全做好了準備。
如果能在儲能上打開空間,說不定王廣西還真能來一個絕地反擊。
誰道人生無再少?門前流水尚能西!
本文為專欄作者授權微新創想發表,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微新創想立場,轉載請聯系原作者。如有任何疑問,請聯系http://www.i0562.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