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柬埔寨因中國游戲歡呼的人們
網紅、明星、國家英雄。
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 葡萄游戲(ID:lianxianchuxing),作者:修理,微新創想經授權轉載
其實一開始讓我去柬埔寨出差,我是拒絕的——畢竟我還年輕,未來還需要腰子。
但考慮到邀請方沐瞳在東南亞游戲市場的地位,我想至少人身安全應該還是能夠保證。再加上我對柬埔寨也抱有好奇,于是簡單收拾了下衣物,防狼噴霧都沒帶就出門了。
我好奇的理由很簡單。雖然東南亞出海早已不是行業里的新鮮話題,但大多都聊的是產品、數據和榜單排名。我們其實并沒有真的那么了解這里的人、這里的玩家,不知道他們究竟怎樣在看待游戲,而游戲又是如何影響到他們的。
更不用說,柬埔寨在東南亞諸國中,經濟屬于倒數一二, 國家GDP大概只有印尼的五十分之一,放國內可能就只是一個四五線城市的水平。所以對于國內游戲行業來說,這個國家幾乎沒有存在感,你都很難搜到相關游戲的報道。
但在柬埔寨首都金邊呆了五天后,我發現這里的中國公司非常多,會中文可以讓人工資翻倍;當地平均月薪在200~300美金,而電競選手能拿到3000~4000美金;電競對于柬埔寨來說不算創收產業,但卻是國家凝聚力和民族自豪感的來源之一。
因為柬埔寨本土的文化娛樂行業不強,國民日常消費的不是中國的仙俠奇幻劇,就是美國的好萊塢大片。而能走出國門,征戰東南亞的電競選手,可能就是他們的國家明星。
也許這里有點落后,但這里依然需要游戲。
01因為熱愛
6月的柬埔寨很熱,但不算潮濕。落地過關后,我老遠就看到一個拿著MSC賽事標識的人站在機場門口等著。我本以為他是沐瞳的海外同事,但后來才了解到他是當地的賽事志愿者,一分錢不拿的那種。
我們幾個人在門口沒聊幾句,又偶遇了剛從新加坡飛來的Bobby。別看他長得像個高中生,但其實已經是一家電競俱樂部的股東。他這次來柬埔寨,就為了看自己戰隊的比賽。
坦白說,我是個完全不看電競比賽的人。但就是這么短短十幾分鐘,我感覺自己被「電競」包圍了。尤其是當大家上車之后,坐在副駕的志愿者就迫不及待地拿出PAD開始放比賽直播的時候。我不太相信這是工作需要——我能感受到他們喜歡這個。
志愿者叫Roth,是柬埔寨人,21歲在讀醫學生。他的工作內容不算復雜,簡單來說就是做各國參賽選手、媒體的當地向導,安排住宿車程。之所以來做志愿者,主要還是他覺得學醫太單調了——除了學業,生活似乎其他什么事情都不再重要。
柬埔寨醫科專業最好的三所大學分別是:UHS(University of Health Sciences)、IU(International University)、UP(University of Puthisastra),很多人畢業之后會選擇去泰國考行醫執照,這樣回國之后找工作就非常容易。
而這也是Roth的計劃。今年是他學醫的第三年,還要再讀五年,實習四年,才是算是正式畢業。我問他有沒有想過做電競選手。他回答的是:「我能玩游戲、成為志愿者都是因為我媽允許我這樣做,但做職業選手,我媽不會同意的。」他媽給他人生的唯一目標就是成為一名醫生。
在我看來,他在柬埔寨應該算是那種典型的家境不錯,受過良好教育的好學生形象:用蘋果手機、說流利英文,專注學業,家教嚴格…..他說自己從來沒有去過什么娛樂場所,就連偶爾去KTV都還是家庭局。哪怕早已成年,母親也不允許他喝酒。
在這種高壓情況下,游戲順理成章地成了他的情緒出口。
MLBB(《Mobile Legends: Bang Bang》)在柬埔寨屬于國民游戲,同行的沐瞳同學告訴我,游戲MAU能占到國家總人口的15%,在學生圈子里尤為流行。Roth高一被同學鼓動開始玩MLBB后,每天放學就要來兩把。
但與此同時,Roth他媽抱怨的最多可能就是:「你怎么又在玩游戲,你為什么不拿這個時間去學習。」不過好在Roth的成績不錯,自制力又強,一通解釋后,他媽還是同意他在學習之余,玩兩把游戲放松下。
最后Roth打到了游戲里第二高的段位Legend,但他并不滿足于此,他還申請去做了東南亞運動會MLBB項目的志愿者,他覺得做志愿者能讓自己有機會體驗到專業之外的生活,也能離這款游戲更近一些。
MLBB雖然流行,但電競行業對于當地人來說可能還是有點超前了。Roth曾邀請過朋友們一起來做志愿者,但都被拒絕了,他們覺得這事既不有趣,也賺不到錢。
不過Roth是真心喜歡比賽現場那種粉絲為戰隊歡呼的感覺,不是因為自己的國家贏了快樂,而是電競本身就是一件能讓人快樂的事情——他的偶像是印尼戰隊Onic里的一位人氣菲律賓外援。
02想要賺錢
我們住的酒店離電競館大概有40分鐘的路程。其實絕對距離不遠,但這里的道路基建不太行。市中心周圍還算規整有序,但走不到幾公里你就會發現周圍的樓高至少被砍掉了二分之一,馬路上的規則很快就被汽車、摩托、三輪車司機之間的默契給替代。
不過得益于緩慢的車速,讓我能好好欣賞一下,路邊時不時冒出來的正宗潮汕砂鍋粥、地道江西南昌菜、湖北楚香閣、湖南湘遇館、師傅勇特色豬肚雞、東北燒烤、重慶火鍋…..不難想象柬埔寨到底聚集了多少來自五湖四海的中國人。
我甚至還在商場的外墻上看到了畫著二次元形象的元氣鍋廣告。就沖那不可言說的短發初音未來,以及經典的「元氣」字體和自熱火鍋概念,我可以肯定這不是日本產品。
隨著周圍的樓高進一步降低至地平線,便說明我們離電競館不遠了。說是電競館,但其實是一個名為AEON MALL的購物中心,電競比賽就在商場的二樓多功能廳。AEON MALL算是柬埔寨最高端的商圈品牌,附近的公寓住宅都非常好賣。你可以把這理解成柬埔寨的開發新區。
這幾天館內正在打的比賽是MLBB的MSC東南亞杯。我們從舞臺后方進入,便看到幾個線下執行人員還在忙里偷閑地玩MLBB。
后來賽事運營Fish跟我吐槽說,柬埔寨的電競基建還是不行,供應商工作效率很低,人也比較摸魚。如果說他們幾句,他們還會撂挑子不干了。「所以也罵不得他們,只能說說好話,幫幫忙這樣。」
不過話雖如此,他們最終做出來的效果都能夠滿足團隊的要求,只是這個過程會很漫長,且不接受催促。
穿過舞臺,上到媒體間,我見到了柬埔寨電競戰隊BXF的經理李欣,他一口中文流利到我以為他是中國外援。
他的家境不是太好,想做什么都是自己學,當然也包括中文。因為他的工作需要長期跟中國人打交道,同時自己也愛看《仙劍奇俠傳》這樣的國產仙俠劇——「就是楊冪和胡歌演的那版。」
他原本在美國股票公司上班,但前幾年經濟不好,不僅工作壓力大,也賺不到幾個錢。而他自己本身又愛玩游戲,也打贏過一些MLBB的本地小比賽,所以就想來電競這個新興行業試試。從2019年做到現在,他已經是戰隊經理,不僅要關注比賽,更要學會營銷。
「我整天就在想怎么把粉絲流量轉換成錢。」
他表示柬埔寨的電競行業起步不久,俱樂部的贊助并不多,賽事獎金也只是小頭,選手的收入主要是靠給摩托車、美妝、手機等品牌拍攝廣告。「隨便接一個就能賺到五六百美金。也沒干什么,上去打把游戲,十幾分鐘就回來了。」
雖然這些收入會和俱樂部分成,但個人月薪拿到3000~4000美金也沒有太大問題。他說這個收入已經和當地網紅有得一拼。這也是為什么李欣在招募隊員時,除了游戲實力,也會關注顏值。畢竟長得帥才有機會推向市場,吸引女粉絲消費。
不過在看過他們戰隊的最新海報后,我覺得還是李欣自己更帥一些。
李欣現在狀態不錯,在做自己喜歡的事,又能養家糊口。「也許不一定能讓我變成百萬富翁……」他停頓了一下改口道,「也不一定不能,因為柬埔寨電競還有很大的成長空間。」
他認為柬埔寨電競現在的風向和印尼、越南三四年前差不多,正處于一個高潮時代——東南亞運動會、東南亞殘運會、MSC東南亞杯……落在這里的電競大賽越來越多。
戰隊成績也破了歷史記錄,第一次沖到了半決賽;選手基礎工資從兩三年前的一兩百美金,漲到到了現在的五六百,包括俱樂部的品牌贊助也在增長。這些都是好跡象。
同時他也關注到了《決勝巔峰》在國內拿到了版號。他覺得這也是一個突破口,只要游戲能進入中國市場,不管多少,他們的收入都會有一定的增長機會。
雖然眾所周知中國隊很強,但畢竟是新項目,他覺得團隊還是有能力在早期過兩招。不過他也知道這個階段不會持續太長時間,因為中國隊最讓他覺得可怕的一點,就是過于勤奮,或者說太能卷。像柬埔寨其他戰隊里還有很多選手是兼職比賽,有的在上班,有的還在上學。
「有時候我還要給選手家長解釋電競是個什么東西,但最后重點還是會落在這東西到底能不能賺錢上。」
03娛樂精神
這次的決賽是印尼隊與菲律賓隊之間的宿命對決,約等于LOL里的中韓之戰。
這天AEON MALL商場二樓站滿了排隊入場的觀眾,但內場座位只有1000多個,沒位置的人只好坐在館外中庭臨時開放的Watch Party區域里,一邊吃著炒方便面(很好吃),一邊觀賽。
現場的觀眾看著都非常年輕,大多在十幾二十歲左右。一些姑娘扮相成熟,但一問其實是高中生。現場的一位沐瞳工作人員告訴我,這個年齡段的小孩特別需要存在感,想要有能在社交網絡上和人聊天的談資,或者說展示的物料。而在柬埔寨,電競賽事就是一種值得炫耀的社交貨幣。
不過有趣的是,雖然選手會帶著國旗進場,但現場氛圍其實一點也不嚴肅,沒什么競技意味,反而更像是一場娛樂大咖秀。比如說比賽開始前,兩國解說還在互飆垃圾話,其中菲律賓解說還拿出了張寫著「主持稿」的卡紙展示給觀眾看,然后隨即翻到第二張,上面寫的是「菲律賓贏」——他是在開玩笑,說比賽早已內定了結果。
這在國內電競賽事里幾乎不可能見到,如果最終真預言對了,那后果可想而知。鋪天蓋地的「黑幕」評論,恐怕會把主辦方沖爛。
但在這里,似乎所有人都沒把這當一回事,現場只有歡呼和起哄兩種聲音。事實上,在今年的MLBB常規賽中,兩支菲律賓隊之間還搞了一場賽前RAP Battle。雖然我聽不懂菲律賓語,但從雙方唾沫橫飛、表情兇狠,持續了8分鐘的激烈舌戰來看,應該也不會是什么PEACE和LOVE。
包括臺上選手打法也非常奔放,相比于穩中求勝的戰術,他們似乎更喜歡玩一些能大秀特秀的花活兒。雖然我不玩MLBB,但有些英雄一看就知道不是比賽強角——沒控制、吃裝備和操作、幾輪比賽下來根本沒人BAN的英雄。
而MLBB里的英雄相比于其他MOBA游戲也普遍強度更高,技能效果更夸張,很容易讓選手創造一些精彩鏡頭,讓比賽變得好看,觀眾看得很爽。比如說有的英雄甚至能跑到地圖外面去,我一開始以為是BUG,還在納悶怎么沒人喊暫停。
而每當選手選一些花里胡哨的英雄時,都會引來底下觀眾的一陣歡呼。相比輸贏,我感覺TA們更在意比賽好不好看,好不好玩。
坐我前面一排的是越南女生Amy和她的三個柬埔寨朋友。因為男朋友是中國人,所以她會說一些中文。她告訴我自己玩MLBB五年了,就喜歡這游戲的快節奏和強刺激。
而她朋友愛不愛玩游戲不知道, 但可以確定的是她們肯定喜歡帥哥。其中一個女生還給我展示了她的手機屏保。「只有我是真的愛游戲,她們就是來看老公的!」Amy半開玩笑的說。
這種娛樂精神也讓比賽氛圍顯得相當輕松,觀眾的情緒釋放都不需要等到分出勝負,只要鏡頭夠漂亮就行。哪怕最后柬埔寨輸了,主場觀眾也幾乎沒人提前離場,甚至坐著看完了菲律賓隊的現場采訪。畢竟在她們看來,這些都屬于這次娛樂內容的一部分。
Fish說去年世界賽上的印尼觀眾還要熱情些。印尼戰隊的粉絲甚至會在比賽前兩個小時到達場館,然后組織繞場游行,一邊敲鑼打鼓,一邊唱團歌。
而菲律賓隊同樣也有自己的天賦技能,從解說到粉絲,一言不合就會跳舞。現場屏幕稍微給TA們一個鏡頭,就會開始展示才藝。有一天我們從場館出來的時候,就看到菲律賓戰隊粉絲一邊唱著歌,一邊跳著出來。
雖然我看得出賽事團隊有意去塑造國家對抗的戲碼,但相比于輸贏,我感覺這里的人娛樂精神似乎要更勝一籌。Amy說自己不是任何一個戰隊的粉絲,單純就是享受電競比賽的這種現場氛圍——那天決賽最后是印尼贏了,但全場最嗨的卻是她這位越南人。
04國家英雄
電競業務總負責人Lucas上一次來柬埔寨,還是12年前。
那時柬埔寨的體力勞動者一個月至多能掙60~70美金,耐克工廠里工人的月薪則在100美金上下,是東南亞最貧困的國家之一。因為國家此前深陷戰亂帶來的一系列災難之中,其真正開始高速發展的和平年代,也就是這20年。
這個國家主要以旅游服務業、低端制造業、農業為主,有點像廣東早年的三來一補——來料加工、來樣加工、來件裝配、補償貿易。
根據柬埔寨發展理事會的最新報告,2023年上半年將近65%的投資均來自中國。領域囊括餐飲酒店、娛樂文化、快消電商等等,像這次MSC比賽的票務公司就是一個中國人開的,他同時是柬埔寨外賣APP的老板。包括MLBB聯賽接近一半的公司背后,也都有著中國老板的身影。
在我們酒店旁邊的進口超市里,有0.7美金一個的鄉巴佬雞蛋和1.15美金一瓶的阿薩姆奶茶,包括街邊的移動攤位,小便利店里也有很多我們熟悉的身影:榨菜、老干媽、火腿腸、泡椒鳳爪……
柬埔寨的游戲與電競行業也有機會做進一步的發展,因為這個國家全國超過一半的人都在35歲以下,年齡中位數為26歲。互聯網滲透率達78.8%,其中游戲玩家可以占到全國人口的20~30%。今年甚至可以被稱為柬埔寨的電競元年,有連續三場國際性的大型電競比賽落在了這里。
現在的柬埔寨相當于三四年前的印尼、菲律賓,電競行業在發展,但依然是個小眾冷門的選項。記者仍舊會問些關于學業、教育、社會輿論等社會問題,家長也會視游戲為隱患,擔心自己的孩子玩物喪志。
不過隨著游戲正式進入到各大國家級的官方運動會中,人們對游戲的態度也開始轉變,更重要的是,大家發現打游戲真的能賺到錢。并且選手并非只有打到頂尖頭部才能賺錢,一般隊員的收入也能高出當地平均水平不少。
Lucas告訴我,柬埔寨體育局之前還在猶豫要不要把MLBB放進明年的全運會(全國運動會),但在看過今年這幾個電競比賽的現場,以及網絡社區的討論后,發現年輕人就是喜歡這個。而更為直接且細節的感受是:體育局的人開始被親戚朋友要電競比賽的門票。
對于政府而言,電競產業雖然不一定能創收多少,但卻能形成國家凝聚力,進而產生國家驕傲。在傳統體育項目上,柬埔寨就重視非常。
另一方面,受限于經濟發展,柬埔寨本土沒有很強的娛樂文化內容制造能力,國民日常的內容消費大部分都只能靠海外進口——美國好萊塢大片、中國仙俠古偶劇等等。
所以電競賽事所產生的一系列本土娛樂內容、當地網紅明星,對他們而言會格外稀缺且重要。
沿著這條路一直往下走,就是印尼、菲律賓、緬甸。在2020年MLBB第二屆世界賽上,緬甸隊半決賽擊敗了印尼勁旅RRQ,首次進入了總決賽,男女老少都圍在電視機前看比賽,甚至還有寺廟里的和尚、穿著隔離服的醫務工作者。Lucas拿著手機給我翻照片,「這時已經是舉國歡慶,國家英雄了。」
印尼總統的小兒子佐科曾經是MLBB的電競選手,他本人也很支持電競,經常來賽事現場。
而對于個體而言,電競也真的改變了不少人的命運。Lucas告訴我五六年前印尼有個選手,父母雙亡,從山區一路走到戰隊訓練基地里去面試。手里拎著兩個塑料袋,里面裝的衣物就是他的全部家當。如今這人現在已經是印尼隊網紅選手之一,在雅加達結婚安家,還搞了一堆副業生意,讓曾經照顧過他的親戚朋友從老家過來幫他打理。
我問Lucas,在得知這件事的時候,心里會有自豪感嗎?
他說:「我雖然會為這種個體為了改變命運的奮斗故事而感動,但作為從業者,我會從理性的角度看待這件事。我覺得所謂的自豪感并非來自于改變了他的命運,而是說我們電競的影響力和成就,讓我感到很自豪。」
05所謂出海
我知道電競對于很多從業者來說太過于遙遠,畢竟要做成電競有著太多前提:一款大DAU、強PVP競技的成功產品;一個擁有豐富賽事資源和線下執行經驗的成熟團隊,光是這兩關就足以篩掉絕大部分人。更不用說電競本身也很難成為游戲公司的主要收入來源,更多的是制造社會與品牌影響力。
起初我也是這么想的。但隨著我了解到的細節越來越多,我發現沐瞳對于本地化的這種理解,其實不僅僅適用于電競,而是對所有想要出海的游戲人都有一定的啟發意義。
比如說這邊辦大型線下活動前,都會做類似電影劇組開機的祈禱儀式。
一位當地工作人員告訴我,她前幾天就參加了一場線下活動,當地供應商專門找了個做法的專業人士,在場館里靠近舞臺的地方布置了果籃、花臺、燭臺、紅毯、金布等儀式道具。兩位賽事負責人就像結婚一樣跪在正中間點香、跪拜,其余工作人員則要手拉手圍成一個圈,他會一邊祈禱,一邊用柳枝向眾人灑水祝福。
后來我還聽過另一個更離譜的版本,說在雅加達(印尼首都)做類似的儀式,支持開發票,如果沒有效果還能全額退款。
而在這些奇聞趣事之外,可能更值得一提的是沐瞳對于各國線下執行團隊的選擇邏輯。
Lucas告訴我,一般而言,做全球市場,大廠都會追求標準化。比如說要去海外某個國家做線下比賽,那么他會帶著統一的設備和團隊,直接空運到當地,包括電腦、鍵鼠、椅子這樣的東西。而賽事的相關內容,也會從現場跨國傳輸至總部,以統一的標準進行遠程制作。
這很好理解,因為各地的基建條件千差萬別,標準化執行有利于規避相關風險,把控內容質量,降低執行成本。
但沐瞳的做法卻是,比賽在哪個國家,承辦方就用誰的。這樣做,一開始當然會很辛苦,尤其是在東南亞這些發展中國家。他們在2017、2018年去做電競的時候,發現整個東南亞就沒有任何電競相關的供應商,根本找不到組織比賽,或者轉播賽事的人。
沐瞳的第一個電競員工,還是游戲的Facebook管理員。他英文比較好,是個男孩子,愿意干很多苦活、累活,是他去組織的比賽,找的轉播商,最后東湊西湊把MLBB的第一場電競比賽辦起來了。
團隊可能花了2~3年,手把手教才把他們培養到自己想要的那個能力標準。Lucas覺得標準化執行也許上來就可以做的很好,但它很快就會遇到瓶頸,因為團隊離得當地人太遠,每個國家制作的賽事內容都一樣。
「但其實只有當地團隊才是最能理解本土文化,講好本地賽事故事的人。而這種刻在人骨子的對自己本土文化的理解,不是說外地人洞察個幾個月就能掌握的。」
Lucas認為對于電競賽事來說,內容團隊的產出水平最為核心,因為電競用戶消費的就是這些內容。如果內容團隊不能真正深入本地的社群和文化,跟著聯賽走很多年,就無法將故事線沉淀下來,更不要說創造跨賽區對話了。
包括游戲里會和俱樂部分成的各種戰隊禮包,也會交由當地戰隊自行設計。郭小菲表示不管比賽輸贏,所有戰隊都有機會自己設計皮膚、語音包等付費內容。之前印尼戰隊就在表情包植入了一個本地人才能懂的配音梗,獲得了不錯的收益。
之所以將商業化的權利下放至戰隊,一來是付費內容本地化之后,效果出奇的好;二來是因為俱樂部需要有更多的收入來源。Lucas向我介紹道,目前MLBB在印尼和菲律賓的聯盟戰隊,大部分可以實現盈虧平衡。而如果你了解電競行業的話,就會知道電競俱樂部要盈利在中國乃至全球都是一個難題。
本地化要到極致,真沒那么容易。我想起了之前聽到的一個行業小八卦,說某款游戲在海外做推廣時,宣傳噱頭是玩游戲送特斯拉汽車。聽起來很下本,但當地用戶卻在底下吐槽說,你還不如抽電動車。因為在當地,普通人手里的特斯拉可以說是寸步難行——電車基建、社會治安、停車與電費都是問題。
對于這群普通人來說,哪怕是轉手賣掉都非常困難,因為買車和賣車的兩個群體完全不在一個世界里。
06尾聲
最后一天得知我們要走了,Roth跑過來送行。
他說有機會的話想去上海看看,如果未來MLBB世界賽在上海舉辦的話。這也是他喜歡這份工作的原因之一,有機會結交到各個國家的朋友,能知道很多外面世界的事情。
很多柬埔寨人其實不知道沐瞳是中國公司,但Roth知道。他在玩MLBB的第一天,就把這款游戲背后的東西挖了個干凈。他說柬埔寨沒有一家本地的游戲公司,唯一能稍微沾得上邊的,只有一家名為T.Y media的廣告傳媒公司,承辦過一些游戲的三方賽事。
中國游戲占據了這里大部分的市場份額。是啊,只要在柬埔寨待上幾天,你每時每刻都能感受到中國對這里的影響有多大,TA們看抖音、玩MLBB、用柬單點點外賣。
根據最新的世界銀行報告,柬埔寨2023年經濟增長率預計為5.2%,在東南亞地區僅次于越南和菲律賓。報告將預期增長歸因于中國的重新開放,服務業、商業和旅游業的復蘇。
而在另一邊,沐瞳走出東南亞的腳步也已經邁出,中東、北非、中亞、拉美等新興市場是他們最新的目標。郭小菲說,MLBB最近幾年在一些我們意想不到的地方開始火了,比如說土耳其、埃及、蒙古。「蒙古總共340萬人,DAU卻有十幾萬人,滲透率達到5~6%,也屬于國民游戲了。」
Lucas給我分享了一個關于MOBA品類的洞察,他發現MOBA游戲在一個地區是否熱門,可能和當地人的社會狀態有關系。如果社會共識較為統一,人與人之間的社交影響較強,就比較容易讓MOBA流行開來,比如說韓國、東南亞、東歐,以及像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這樣的一帶一路國家。
相比于做大單一市場,沐瞳的策略是多地開花,然后用電競將這些區域串起來,形成合力。而在這個過程中,我感覺到了沐瞳和當地人建立起的那種情感鏈接。
Fish告訴我,她最喜歡的戰隊是一支土耳其隊伍,是她帶的第一個隊。她說因為土耳其沒有線下比賽,所以沒人認識他們。但來了印尼之后,他們發現人們會來要合影,就很興奮的告訴Fish自己火了。但他們又完全沒有明星包袱,看見Fish背的包有點重,會主動說來幫她背。「那邊的孩子真的特別單純和可愛。」
《決勝巔峰》拿到版號后,4個戰隊經理說自己每天都會被選手、教練、粉絲問一百次:今年的M5世界賽到底有沒有中國隊?作為MLBB現在的最強王者,菲律賓的社區里每天都在聊,中國隊是不是即將來「教育」他們。
在我翻閱海外社區論壇時,發現了兩條讓人玩味的評論:競品要更加努力才能保住他們的市場了;競品危險了,MLBB是中國市場之外最受歡迎的MOBA,這一點就足夠吸引中國玩家了。
沐瞳CEO袁菁曾在一場校友直播中表示,在這些新興的國家,無數用戶真的會把這款游戲當做他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同時這可能也是他們能接觸到最有性價比,且服務的主要對象是自己的一種娛樂方式。
這也許就是為什么中國出海成功的游戲公司并不少,但你很難見到海外玩家會如此認可游戲品牌,甚至會將游戲的榮辱與自己掛鉤。我猜,在這些玩家的潛意識里,恐怕早就認定MLBB是一款屬于東南亞的游戲,一款真正會關心自己的游戲。
本文為專欄作者授權微新創想發表,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微新創想立場,轉載請聯系原作者。如有任何疑問,請聯系http://www.i0562.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