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需代碼就能快速生成游戲NPC!前谷歌員工又拿到3.5億,微軟、迪斯尼、英特爾搶著來送錢
微新創想(ID:ichuangyebang)原創
作者丨巴里
編輯丨信陵
題圖丨Inworld AI
僅靠說幾句話,用戶就能用AI大模型快速生成一個有“靈魂”的NPC角色,在如今已經成為現實。
日前,“AI+游戲”頭部初創公司Inworld AI宣布獲得5000萬美元(約 3.5 億元)A+輪融資。本輪融資由光速創投、斯坦福大學、First Spark(由谷歌前 CEO Eric Schmidt 、三星 Next 、LG風險投資聯合創立)及現有投資者共同參與。
值得注意的是,這家位于美國硅谷成立僅兩年的公司,團隊人數70人,在此前的幾輪融資中,微軟、迪士尼、Meta、英特爾等大牌機構都在其中。
與ChatGPT聚焦在文本領域不同,Inworld AI的生成式AI平臺聚焦在游戲領域。用戶通過文本就可以快速開發適用于3D、策略、2D等游戲的NPC。這些角色具備記憶、人物背景、情緒、情商、執行力、肢體語言等擬人化特征,可增強游戲的可玩性和開發效率。
截至目前,Inworld AI獲得的融資總額超過1億美元,公司估值也已經達到5億美元。Inworld AI宣稱,借助這筆融資,其成為了AI+游戲領域資金最充足的初創公司。
被谷歌6.25億美元收購后,他又干出AI+游戲明星公司
那么,這家初創公司到底什么來頭,為什么能獲得眾多大牌機構的投資?
Inworld AI兩位創始人Ilya Gelfenbeyn(CEO) 和 Kylan Gibbs(CPO,首席產品官)都曾有谷歌的工作經歷。
與已經貴為獨角獸的機器學習平臺Weights&Biases創始人Lukas Biewald相似,在創辦Inworld AI之前,Ilya Gelfenbeyn曾在2010年創辦了一家名為 Speaktoit的公司。
當時,Ilya開發了名為“Assiastant”的助手,同時在iOS和Windows Phone上線,Assistant可以通過自然語言處理和語音識別與用戶進行交互,并能夠進行對話。與當時的蘋果Siri不同,Assistant可以定制卡通頭像,這也為今天Inworld AI專注于智能NPC賽道埋下了伏筆。
2012年-2014年, Speaktoit先后獲得了來自英特爾、摩托羅拉以及Plug and Play的投資,隨后還向第三方開發者推出了api.ai(支持Assistant的語音引擎)。
隨后,公司在2016年公司被谷歌以6.25億美元收購,api.ai也被谷歌更名為 Diaglog flow,成為了今天Google Cloud的一部分。
Ilya本人也一同加入了谷歌,成為了Diaglog flow產品負責人,協助開發智能語音工具。Kylan在創辦Inworld AI之前曾擔任斯坦福的客座講師,更早之前曾在DeepMind負責開發對話式生成式AI工具。
幾年后,他們決定繼續創業,但這次的核心目標是將AI技術帶入游戲。
他們發現,語音、文本等單一應用的生成式AI市場已被Open AI、谷歌等大企業掌握,但很少有平臺能同時做到文本、聲音及圖片的生成,這也是此次創業試圖要做的事情。
“如果要打造沉浸式虛擬現實,那么你會希望所有可交互的事物和角色都像現實世界那樣更具真實感。我們就是想創建一種工具,使所有創作者和游戲設計師能夠在虛擬世界建立更加吸引人的角色。”
Ilya指出,但當玩家與NPC互動一段時間后,NPC就會因數據不足開始重復對話。即便引入AI大模型后,NPC角色雖然有了更多對話的可能性,但肢體移動、語氣也要有相應的表現,NPC才能更流暢自然地與用戶對話。
考慮到這一局限性,類似聊天機器人的對話式AI只是inworld角色引擎的一部分,Inworld AI通過多個大模型、音頻模型以及30多個機器學習模型,打造了一個多模態開發引擎Character Engine,可開發出個性、情感、多元化語音、執行力、高情商的NPC角色。
為此,Ilya甚至還拉來了因《黑客帝國》而獲得奧斯卡最佳視覺效果獎的約翰·蓋塔(John Gaeta)擔任Inworld AI的首席創意官。
并且,值得一提的是用戶在Inworld AI的虛擬角色開發平臺上創建一個虛擬人,整個開發無需任何代碼,輸入自然語言文本就能快速創建。
例如,首先需要用幾句話設定好虛擬角色的身份,并調整角色的個性組合,然后可以通過設置關鍵詞來決定該虛擬角色的生活狀態、動機、情緒等等,當然也可以設置具體問題進行固定對話。
用戶創建完理想的虛擬角色后,便可放入不同游戲的虛擬空間,因為角色是自己創造,所以會享有不同樂趣,支持的游戲引擎有Unity、Unreal以及ode.js SDK等。
總之,Inworld AI強大之處就在于能夠讓文本、聲音及圖片成為相互訓練的數據。例如,當NPC說講述一段神秘故事的同時,圖片模塊與聲音模塊也會配合營造出神秘的氛圍感。
大廠紛紛入局,算力成本或成商業化挑戰
雖然僅成立兩年,Inworld AI已經開始了商業化落地。融資公布當天,Inworld AI還宣布其角色引擎將成為開源項目。
此前,Mod制作者Bloc將Inworld AI技術整合到了《騎馬與砍殺2:領主》MOD中。后來,他使用Inworld AI制作了一個《上古卷軸5:天際》Mod,如今他還發布了一個《GTA5》的Mod,加入了AI NPC。
目前,Inworld AI正在與網易游戲、LG U+、GTA5、Niantic等游戲開發商合作。網易游戲旗下Team Miaozi成為了首個采用Inworld AI技術的游戲工作室。Miaozi則正在將Inworld AI技術應用于其俯視角動作/射擊/基地建設/角色扮演游戲《Cygnus Enterprises》中,該游戲于去年年底登陸了Steam搶先體驗。
在游戲開發公司,傳統的NPC生產模式需要由大量人工生成,時間和精力主要都耗費在了情節設定、撰寫對話、構建形象上。
但這也是必不可少的工作,一款大型RPG游戲中,需要無數個NPC支撐起復雜的劇情,其完善程度直接關乎用戶體驗和玩家留存度。
例如,《荒野大鏢客2》中有超過1000個NPC角色,每個NPC都有自己的歌手、美術作者和配音演員,分布在6個章節的100多個任務中,研發成本接近5億美元、耗時8年。
而如今借助AI大模型,不僅可以幫助游戲開發商大幅提高NPC生產效率,還可以創造出有“靈魂”的NPC,增強用戶的可玩性和用戶體驗。
英偉達、網易、完美世界等巨頭也在紛紛入局智能NPC這一新興賽道。
5月29日,英偉達官網宣布將提供定制AI模型代工服務——Avatar Cloud Engine (ACE)for Games。開發者可以使用該服務在其軟件和游戲中搭建和部署定制化的語音、對話和動畫AI模型。英偉達稱,該服務通過AI驅動的自然語言交互為NPC帶來智能,從而改變游戲。
游戲公司方面,2023年2月,網易《逆水寒》手游已官宣實裝國內首個“游戲GPT”,其游戲內的智能NPC系統完全由AI驅動。
完美世界也成立了AI研發中心,并已將AI相關技術應用于游戲中的智能NPC、場景建模、AI繪畫、AI劇情、AI配音等方面,《神魔大陸2》將落地智能NPC等。
華西證券表示,AI+NPC此前已有網易、完美世界等大廠嘗試,英偉達推出標準化產品后,新玩法有望在技術推動下實現大面積快速落地。中航證券也表示,基于AI的更智能化NPC、更人性化對話系統或將大幅提升玩家體驗及游戲社交屬性,有望驅動用戶數、付費率、客單價提升。
不過,AI大模型想要在游戲領域大規模落地,還需要解決昂貴的算力成本。
圖源:啟明創投
啟明創投曾對娛樂場景的AI算力成本進行過估算,以聊天機器人為代表的娛樂場景具有高頻、短輸入的特點。假設用戶日均請求100次,每次50token,那么千萬DAU時,每日的算力成本需達到17.5萬美元。對于一款千萬級DAU的游戲來說,其單日的算力成本可能還要翻上數倍。
可以說,在初期,這些巨額成本可能是阻礙智能NPC普及的重要原因。
本文為微新創想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微新創想將保留向其追究法律責任的權利。如需轉載或有任何疑問,請聯系http://www.i0562.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