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人免费人人专区人人,欧美精品不卡,欧美大片无尺码在线观看,久久精品小视频,成人免费黄色大片,欧美+亚洲+精品+三区

英偉達護城河深不見底!一文梳理老黃如何成為AI賽道的無冕之王

聲明:本文來自于微信公眾號 新智元(ID:AI_era),作者:新智元,授權微新創想轉載發布。

【新智元導讀】人工智能熱潮中最引人注目的贏家英偉達,通過成為從芯片、軟件到其他服務的一站式人工智能開發商,確立了自己的主導地位。

「每個人都是基于英偉達進行開發的。」Rao說,「如果你想推出新的硬件,你就得趕上去和英偉達競爭。」

Naveen Rao是一名神經科學出身的科技企業家,他曾試圖與全球領先的人工智能制造商英偉達競爭。

Rao在英特爾收購的一家初創企業中致力開發旨在取代英偉達GPU的芯片,但在離開英特爾后,他在自己領導的軟件初創公司MosaicML里使用了英偉達的芯片。

Rao表示,英偉達不僅在芯片上與其他產品拉開了巨大的差距,還通過創建一個大型的AI程序員社區,實現了芯片之外的差異化:

AI程序員一直在使用該公司的技術進行創新。

一站式人工智能開發供應商

十多年來,英偉達在生產能夠執行復雜AI任務(如圖像、面部和語音識別)以及為ChatGPT等聊天機器人生成文本的芯片方面,建立了幾乎無法撼動的領先地位。

這家曾經的行業新貴之所以能夠取得AI芯片制造的主導地位,是因為它很早就認識到了AI發展的趨勢,為這些任務專門定制了芯片,并開發了促進AI開發的關鍵軟件。

從那時起,英偉達的聯合創始人兼CEO黃仁勛,就在不斷地提高英偉達標準。

為了保持領先地位,他的公司還為客戶提供專業計算機、計算服務和其他新興行業工具。

這使得英偉達成為了人工智能開發的一站式供應商。

據研究公司Omdia調查,雖然谷歌、亞馬遜、Meta、IBM和其他公司也生產人工智能芯片,但到目前,英偉達占人工智能芯片銷售額的70%以上。

在訓練生成式人工智能模型方面,英偉達占據的市場份額更大。

今年5月,該公司預計季度收入將躍升64%,遠超華爾街預期,從而成為人工智能革命中最引人注目的贏家。

6月,英偉達的市值已突破1萬億美元,成為全球市值最高的芯片制造商。

FuturumGroup分析師丹尼爾·紐曼表示:「客戶會等18個月才購買英偉達系統,而不是從初創企業或其他競爭對手那里購買現成的芯片。這太不可思議了。」

英偉達的發展歷程與理念

現年60歲的黃仁勛以標志性的黑色皮夾克而聞名。

在成為人工智能運動最知名的代言人之一前,他一直看好人工智能的前景。

他曾公開表示,計算正在經歷自60年前IBM定義了大多數系統和軟件的運行方式以來的最大的轉變:

現在GPU和其他特殊用途芯片正在取代標準微處理器,人工智能聊天機器人正在取代復雜的軟件編碼。

黃仁勛在接受采訪時說:「我們的理解是,這是一次對計算方式的重塑。」

「而英偉達會從頭開始構建一切,從處理器一直到最終產品。」

1993年,黃仁勛聯合創立了英偉達,主要的業務是制造在電子游戲中渲染圖像的芯片。當時的標準微處理器擅長按順序執行復雜的計算,但英偉達生產的GPU可以同時處理多個簡單任務。

2006年,黃仁勛進一步推進了這一進程。他發布了名為CUDA的軟件技術,該技術可幫助GPU為新任務編程,使GPU從單一用途的芯片轉變為更通用的芯片,能承擔物理和化學模擬等領域的其他工作。

2012年,研究人員利用GPU在識別圖像中的貓等任務中實現了與人類相似的準確度,這是一項重大突破,也是根據文本提示生成圖像等最新發展的先驅。

而據該英偉達估計,這項工作在十年間耗資超過300億美元,使英偉達不再僅僅是一個零部件供應商:

除了與頂尖科學家和初創企業合作,公司還組建了一支團隊,直接參與人工智能活動,如創建和訓練語言模型。

此外,從業者的需要導致英偉達開發了CUDA以外的多層關鍵軟件,其中也包括數百條預構建代碼的庫。

在硬件方面,英偉達因每兩三年就能持續提供更快的芯片而贏得聲譽。2017年英偉達開始調整GPU以處理特定的AI計算。

同年,通常為其他公司的系統銷售芯片或電路板的英偉達開始銷售完整的計算機,以更高效地執行人工智能任務。

現在,它的一些系統已經達到了超級計算機的規模,它利用專有的網絡技術和數千個GPU組裝和運行這些系統。

這些硬件只需要運行數周就能訓練出最新的人工智能模型。

去年9月,英偉達宣布生產名為H100的新型芯片,并對其進行了改進,以處理所謂的Transformer運算。這種運算被證明是ChatGPT等服務的基礎,黃仁勛稱之為生成式人工智能的「iPhone時刻」。

一「芯」難求

為了進一步擴大影響力,英偉達最近還與大型科技公司建立了合作伙伴關系,并投資了使用其芯片的備受矚目的人工智能初創公司。

其一就是Inflection Al公司,該公司在6月份宣布從英偉達和其他公司獲得了13億美元的資金。這筆資金用于購買22000枚H100芯片。

Inflection公司首席執行官Mustafa Suleyman表示,公司沒有義務使用英偉達的產品,但競爭對手沒有提供可行的替代方案。

最近,英偉達還將現金和稀缺的H100芯片投向了Core Weave等新興云服務,這些服務允許公司租用計算機,而不是購買自己的計算機。

Core Weave將運營Inflection的硬件,并擁有超過45000個英偉達芯片,該公司在8月舉債23億美元,來購買更多英偉達硬件。

鑒于人工智能對芯片的巨大需求,英偉達必須決定誰能獲得多少芯片,這種權力讓一些技術高管感到不安。

Hugging Face的首席執行官Clment Delangue說:「硬件不能成為人工智能的瓶頸,也不能成為人工智能的看門人,這一點非常重要。」

谷歌副總裁兼計算基礎設施總經理Amin Vahdat表示,谷歌對自有芯片的需求「非常巨大」。但他也補充說:「我們與英偉達的合作非常緊密。」

英偉達不討論價格或芯片分配政策,但行業高管和分析師表示,根據封裝和其他因素的不同,每塊H100芯片的價格為15000美元到40000美元左右,比前代A100芯片高出兩到三倍。

盡管價格高昂,但優越的性能還是讓行業中的人趨之若鶩。

黃仁勛表示他的芯片性能更強,可以為客戶省錢:

「如果你能將一個價值50億美元的數據中心的培訓時間縮短一半,那么節省下來的費用就超過了所有芯片的成本。」

他還開始推廣一款名為Grace Hopper的新產品,該產品將GPU與內部開發的微處理器結合在一起。

但更多的競爭似乎也在蠢蠢欲動中。

亞馬遜云計算部門副總裁David Brown說,「在定價方面,英偉達為其他公司留出了很大的競爭空間」。

Rao則表示,AMD公司銷售的GPU是這場競爭中最有希望的競爭者之一,該公司最近被數據和人工智能公司DataBricks收購。

壟斷了AI行業的未來

而除了產品層面的霸主地位,英偉達對于AI行業的統治還體現在他對于AI初創公司的控制力上。

如果不算OpenAI,2023年上半年有5個估值超過15億美元的AI獨角獸公司進行了融資。

英偉達投資了其中的4家!

OpenAI和Anthropic分別背靠谷歌和微軟,都能通過和各自背后金主的深度合作來解決算力問題。

另外4家AI獨角獸都接受了英偉達的投資。

因為有英偉達做股東,至少算力問題不太用操心了。

被投的公司也分屬AI行業的不同賽道,而且都是現在各條賽道上的頭部玩家。

按照這個趨勢發展下去,幾乎所有排得上名的AI初創公司都需要跪求英偉達參股,而且都不用英偉達給錢,直接用H100就能換股份。

而按照目前的行業情況,除非有其他廠家的產品能和英偉達的GPU形成正面競爭,才有可能打破目前英偉達對AI算力的壟斷格局。

然而,從MLPerf基準測試中的表現來看,除了英偉達的解決方案,其他一家能打的都沒有。

只要英偉達不犯大錯,后來者別說趕上,哪怕只是接近英偉達的統治地位,都是很難的。

大家都說,英偉達今年借著AI浪潮,賺得盆滿缽滿。

也許再過幾年,英偉達就該成為AI浪潮本潮了。

因為到了那個時候,不但英業達的產品依然是整個行業發展的最重要的基礎資源。

英偉達可能還會持有絕大部分AI行業頭部公司的股份,更加充分地分享整個AI行業增長的紅利。

而不斷創下歷史新高的英偉達股價,代表著投資者對于英偉達的信心和高估值。

而如此之高的估值(市盈率達到110倍),一方面來源于它正源源不斷地創造著驚人的利潤,而且更關鍵的是,他還壟斷了AI行業,甚至是整個科技行業的未來。

參考資料:

https://www.nytimes.com/2023/08/21/technology/nvidia-ai-chips-gpu.html?ref=oembed

您可能還喜歡...

發表回復

您的郵箱地址不會被公開。 必填項已用 * 標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