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士尼用AI做海報?好萊塢到底在緊張什么?
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 新浪科技(ID:techsina)),作者:鄭峻,微新創想經授權轉載。
在生成式AI越來越普及的當下,用AI做海報已經不是什么新鮮事了。但迪士尼旗下漫威疑似用AI制作海報,還是引發了諸多爭議,更招致了不少“剝削”的批評。生成式AI就像是一根刺,扎在好萊塢影視制作人員的心里,讓他們時時緊張,擔心自己失業。
迪士尼海報是AI畫的?
在MidJourney等AI制圖工具已經越來越普遍的當下,企業機構用AI生成商業海報廣告,早就已經不是什么新鮮事了。或許創意有所不及,但AI制圖不僅省時省事,更是成本低廉。
然而,近期全球娛樂巨頭迪士尼旗下漫威影視發布的一張電視劇海報,卻引發了諸多行業人士的質疑和憤怒。很多人懷疑這張海報出自AI制作,即便迪士尼和AI制圖網站雙雙出面否認,卻依然沒有化解業界的疑慮與怒火。
AI做個圖怎么了?為什么迪士尼會引發如此大爭議?好萊塢到底在緊張什么?引發爭議的海報來自上周迪士尼發布的電視劇《洛基》第二季。
《洛基》是漫威超級英雄宇宙系列的一部分,由英國演員“抖森”湯姆·希德斯頓(Tom Hiddleston)主演。作為漫威宇宙的二級核心人物,《洛基》是為專為迪士尼流媒體平臺Disney+制作的電視劇。2021年6月,《洛基》第一季在Disney+首播,點播數據和觀眾反響都不錯;而第二季則是上個星期剛剛上映。
這張引發爭議的海報是抖森的正面大頭像,畫面中心是他那雙迷人的綠眼睛;而他頭像的周圍則是一圈螺旋,諸多人物在螺旋上或走或跑。看起來,這只是一張普普通通的海報,甚至難以留下什么印象。
但就是這樣一張平淡無奇的海報,卻引發了諸多爭議與批評。在迪士尼發布這張海報之后,幾位AI制圖方面的專業人士很快就在X平臺(此前的推特)上指出,這張毫無創意的海報很可能是AI制作的。
證據在哪里?幾位影視行業人士指出,這張海報上的螺旋設計是典型的AI制圖元素,很可能是Shutterstock網站的AI圖片。而且,有網友拿這張海報進行了四次AI檢測,其中有三次都被判定是AI制圖。
AI制圖早就成為了行業慣例。現在市場上的主要AI制圖工具包括了OpenAI的DALL-E3、微軟的Bing Image Creator等圖片生成工具以及Getty和Adobe等素材庫。Shutterstcok也是剛剛推出自己的AI圖片生成工具。
但問題是,迪士尼并沒有標注這張海報是“AI生成”,但如果這真是Shutterstock網站AI制圖的話,那“維權大戶”迪士尼可能就侵權了,因為他們沒有得到Shutterstock的商業使用授權。Shutterstock的網站政策明確標明,AI生成圖片必須加上標明“借助AI創作”的說明。
最早的質疑者是一位居住在德國的電腦繪圖師Katria Raden。她解釋說,圖片和插畫的授權費一直是很多努力工作的藝術工作者謀生手段。“企業通過大規模剝削打造的AI技術生成圖片取代藝術家的工作,這并不比裁員更有道德”。言下之意是,如果迪士尼等大公司如此頻繁使用AI制圖的話,那么諸多像她這樣的電腦繪圖師可能會因此失業。
這件事很快就引起了網絡熱議,很多網民的批評點是迪士尼居然使用AI來制作海報,是他們創作力枯竭的表現,但也有不少網民覺得現在使用AI圖片已經成為行業慣例,娛樂巨頭迪士尼最終不能免俗,這也沒什么大不了的。
一位Reddit網友認為,一家行業領先娛樂巨頭使用工具,更快更好的打造娛樂內容,這沒什么問題。但其他網友很快反駁他說,“問題是,這并不是更好的內容。你難道真的看不出利用AI作出圖片,和創造一副符合劇作主題的海報之間的差別嗎?”
《秘密入侵》AI打造開場
那么迪士尼到底有沒有用AI做海報呢?該公司發言人對媒體澄清,這張海報并不是AI生成的。而Shutterstock也發表聲明,驗證了迪士尼的說法。“我們可以證實,這張海報并不是AI創作的。設計師通過軟件工具創作了一個時空漩渦的畫面元素,而這通常會與AI聯系在一起。”
盡管迪士尼和Shutterstock雙雙否認這張《洛基》海報是AI作品,但網友似乎對此并不完全相信。因為這也不是迪士尼第一次卷入“AI制圖”的爭議了。上一次迪士尼的解釋也是令人將信將疑。
今年6月,同樣是漫威出品的電視劇《秘密入侵》(Secret Invasion)上線Disney+,其中片頭字幕的部分,即綠光籠罩地球,人面逐漸幻化成斯克魯人(Skrull)的那一幕,也被業內人士懷疑是AI制作的。
制作《秘密入侵》的Method Studio當時發表聲明,承認他們的確使用了“特定的AI工具”來展現外太空與異形的形象,但Method Studio強調“這些新工具并沒有取代藝術家的工作”。
Method Studio具體解釋稱,“制作過程是高度協作和迭代性質的,專注于一款AI工具集的特定使用。這包括了藝術指導、2D與3D動畫師、藝術家、開發者們的共同努力。但尤其需要強調的是,雖然使用了AI部分提供最佳效果,AI只是我們藝術家所使用的諸多工具集之一。”
然而,當時正值好萊塢演員和編劇工會大罷工期間。而生成式AI在影視行業的應用也是雙方的爭議焦點之一。就在雙方談判的過程中,演員編劇們得知迪士尼漫威新一季的《秘密入侵》已經完全使用AI技術打造開場場景。這一消息讓雙方的談判再次擱淺。
這樣的擔憂情緒不僅存在于好萊塢,也存在于視頻游戲開發行業。在OpenAI推出GPT-4大模型之后,諸多游戲開發者就擔心游戲公司未來會通過AI開發游戲,從而會導致大量游戲開發人員失業。
但即便是擔憂論者也不得不承認,游戲開發行業已經在頻繁廣泛地使用AI在開發游戲。AI不僅可以編寫代碼,也可以生成游戲創意,或者為角色撰寫對話文本,大大減少游戲開發人員的時間和勞動投入。
舉例來說,游戲開發者Ammaar Reshi在X平臺上介紹,自己使用了GPT-4開發了一款叫Snake的游戲,他要求GPT-4為其編寫程序運行所需的HTML、CSS以及JavaScript代碼,Reshi只需要復制粘貼代碼到開發程序里,還可以要求AI對代碼進行修改,對更改作出解釋。之后,他又讓ChatGPT為1993年的經典游戲SkyRoads重寫了代碼。
編劇罷工贏得AI話語權
雖然這次迪士尼否認《洛基》海報是AI生成的,但AI生成內容就像是一根刺,扎在影視從業人員的心里。每次看到疑似生成式AI生成的內容,都會撥動到他們緊張的神經。
為什么影視行業使用AI工具引發這么多的爭議和批評?業內人士主要是擔心制片方使用現有素材進行AI訓練,未來頻繁使用AI工具生成內容,這不僅侵犯到了創作者已有作品的版權,沒有給他們足夠的回報,更會影響到創作者未來的工作機會和空間。
如何使用AI工具也是今年好萊塢兩場大罷工的焦點問題之一。
由于無法與制片方就勞資協議達成一致,今年5月和7月,美國編劇協會WGA和好萊塢演員工會SAG-AFTRA先后宣布大罷工,讓好萊塢頓時陷入了歷史性大停擺。上一次演員和編劇一道罷工還是在1960年。
十多萬名好萊塢編劇和演員工會成員集體停下了所有電影的相關工作,不僅拒絕拍攝和制作,甚至拒絕參加現有電影的宣發工作,連在社交媒體上宣傳新片都不可以。直到9月底,編劇工會才和制片方達成初步協議,從而結束了近5個月的大罷工。而演員工會還在繼續堅持。
編劇協會與制片方的主要分歧點除了提高片酬待遇和流媒體分成之外,還有一個關鍵分歧就是影視制作應該如何規范使用生成式AI工具。編劇們擔心制片方會用他們此前的劇本訓練人工智能,自動生成幾乎沒有成本的新劇本,讓人類編劇被迫接受更低的薪酬,甚至是大批失業。
他們的擔心并不是沒有道理。影視行業正在越來越多地使用AI工具,華納影業、Netflix、迪士尼等主要片場已經在通過AI制作特效、生成字幕以及撰寫概要等簡單任務。而亞馬遜、Netflix、蘋果這些流媒體巨頭本就是技術實力雄厚的互聯網科技巨頭,擁有行業一流的技術人才儲備。未來AI全面進入影視制作,只是一個時間問題。
面臨財大氣粗和技術優勢的片場巨頭,編劇們只能以大罷工來進行抗衡,畢竟至少現在AI還無法取代人類編劇。資方暫時還離不開編劇。而且,AI工具要不斷完善和提高,需要大量的現有數據進行訓練。這些已有的影視劇本等內容,則屬于編劇們的版權。
因此,好萊塢編劇協會在勞資談判中除了要求提高片酬待遇和二次分成之外,還專門提出要求在如何使用AI工具方面擁有主導權,給予編劇們質疑和否決使用他們現有內容訓練AI軟件的權利。
具體而言,在雙方最終達成的勞資協議中,資方在如何規范使用AI工具方面接受了編劇們提出的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AI不得用于撰寫或者重寫文學內容,AI生成的內容不能被視為源材料,這意味著AI生成的內容不得影響編劇的作品權益或單獨權益。
2、如果制片方同意,編劇在編寫劇本時可以自己選擇使用AI工具,但是制片方不得強制要求編劇使用ChatGPT等AI工具。
3、如果制片方提供給編劇的任何材料包括了AI生成的內容或者部分內容,必須披露給編劇。
4、如果制片方違反規定使用編劇們的內容訓練AI工具,編劇們有權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在過去五個月的大罷工中,編劇們不惜讓行業停擺和自己失業,換來了制片方們的讓步,取得了暫時性的勝利。但三年后的下一次勞資談判,面對可能性能大升級的AI,編劇們的處境可能會更加艱難。
本文為專欄作者授權微新創想發表,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微新創想立場,轉載請聯系原作者。如有任何疑問,請聯系http://www.i0562.net/。